【摘要】 目的 手术部位感染(SSI)的发生可显著延长术后住院时间,加重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,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。本研究旨在调查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SSI的发生率,分析其风险因素,为腹部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。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,收集全国68家医院2020年6月1—30日期间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,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、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数据以及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。主要结局指标为腹部手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,次要结局变量为重症监护室(ICU)住院时间、术后住院时间、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0 d病死率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SI发生的危险因素。结果 共纳入5 560例腹部手术患者,术后有163例(2.9%)发生SSI,其中器官(腔隙)感染98例(60.1%)、深部切口感染19例(11.7%)、浅部切口感染46例(28.2%)。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,大肠埃希菌为SSI的主要病原菌(22.7%,37/163)。多因素分析显示,高血压病史(OR=1.792,95% CI:1.194~2.687,P=0.005)、手术部位为小肠(OR=6.911,95% CI:1.846~25.878,P=0.004)、手术时间延长(OR=1.002,95% CI:1.001~1.003,P<0.001)、手术切口 等级(污染切口:OR=3.212,95% CI:1.495~6.903,P=0.003;感染切口:OR=11.562,95% CI:3.777~35.391, P<0.001)为 SSI 发生的危险因素,而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(OR=0.564,95% CI:0.376~0.846, P=0.006)以及术前白蛋白水平每升高 1 g/L(OR=0.920,95% CI:0.888~0.952,P<0.001)为 SSI 发生的保护因素。与非 SSI 患者相比,SSI 患者术后 ICU 入住率[26.4%(43/163)比 9.5%(514/5 397),χ2 =54.999]和术后30 d病死率[1.84%(3/163)比0.01%(5/5 397),χ2 =33.642]更高,ICU住院时间(中位数:0比0,U=518 414)、术后住院时间(中位数:17 d 比 7 d,U=656 386)和总住院时间(中位数:25 d比12 d,U=648 129)均显著延长,住院费用亦明显增加(中位数:7.1万元比3.9万元,U=557 966)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均P<0.001)。结论 腹部手术后SSI发生率为2.9%。为降低术后SSI的发生,术前应纠正低蛋白血症,选择微创手术,尽量缩短手术时间;在围手术期内对高血压、小肠手术以及切口污染较严重的患者,予以关注并加强护理。
结果 :
一、术后SSI发生情况共5 560例腹部手术患者入组,术后发生SSI的中位时间为6(6)d,共163例(2.9%),其中器官(腔隙)感染98例(60.1%)、深部切口感染19例(11.7%)、浅部切口感染46例(28.2%)。分泌物及脓液培养阳性90 例(55.2%),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 37 例 (22.7%),屎肠球菌17例(10.4%),肺炎克雷伯菌8例 (4.9%),真菌感染 6 例(3.7%),铜绿假单胞菌 4 例 (2.5%),鲍曼不动杆菌4例(2.5%),阴沟肠杆菌4例 (2.5%),表皮葡萄球菌3例(1.8%),鹑鸡肠球菌3例 (1.8%),脆弱拟杆菌 3 例(1.8%),布氏柠檬酸杆菌2例(1.2%),产酸克雷伯菌2例(1.2%),口腔链球菌2例(1.2%),摩根摩根菌2例(1.2%),溶血性葡萄球菌2例(1.2%),其他病原菌19例(11.7%)。二、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分析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SSI发生的单因素分析,结果显示,高龄、糖尿病、高血糖、高血压、 术前低血红蛋白水平、低白蛋白水平、高ASA评分、行小肠手术、急诊手术、开腹手术、手术切口为感染、术前仅口服抗生素进行肠道准备、手术切口长、手术时间久的患者,术后SSI发生率显著增高(均P<0.05)。见表2。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中显示,高血压病史、手术部位为小肠、手术时间较长、手术切口存在污染或感染为 SSI 发生的危险因素,而术前白蛋白水平较高、以及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为 SSI 发生的保护因素,见表3。 三、术后SSI患者与非SSI患者临床结局的比较术后30 d,全组共有8例患者死亡,SSI组有3例死亡(1.8%),其中 2 例(1.2%)为 SSI 相关死亡,非SSI组有5例(0.01%)死亡,SSI组术后30 d病死率更高(P<0.001)。与无 SSI 组患者相比,SSI 组患者术后ICU住院时间、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,住院费用亦明显增加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均P<0.001)。见表4。
综上所述,腹部手术后SSI影响因素较多,在临床实践中,为降低术后SSI的发生、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,术前应纠正低蛋白血症,选择微创手术,尽量缩短手术时间,并且在围手术期内需要着重关注高血压患者、手术部位为小肠的患者以及切口污染较严重的患者。